一、美術鑒賞知識部分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目的 ① 了解美術鑒賞的對象、范圍及中國與西方美術門類的同與異。 ② 了解進行美術鑒賞應具備的知識與修養。 ③ 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理解能力。 2.重點和難點 ① 本課為美術鑒賞教材的引言,學生在未接觸到教材所涉及的豐富中外美術內容時,會感到枯燥乏味。本課的內容要點可在陸續授課過程中反復提示,使學生加深印象。 ② 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時容易感到惶惑的是對于現代美術創作中一些觀念性的、試驗性的,以及行動藝術等現象, 二、教學過程 1.美術鑒賞課學習如何認識和評價各種美術作品。 ①判斷美術作品的價值,會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標準,價格與價值并不是同一概念。舉例說明——巖畫: 古人鑿刻或繪制在山崖巖壁上的圖畫,在世界各地多有發現。中國巖畫分布區域遍及12個省、自治區的40個以上的縣(旗)。 北方地區巖畫,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地區,其中內蒙古陰山山脈、賀蘭山北部、烏蘭察布高原等地的巖畫多表現狩獵、游牧、戰爭、舞蹈等活動,數量多達數百幅,以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作品居多。新疆巖畫主要分布于天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昆侖山和庫魯克山等地山區牧場,大部分為鑿刻,也有少數彩繪巖畫見于洞穴中。 南方地區巖畫,在福建、廣西、云南、四川、貴州、江蘇等省區均有發現,規模最大的是云南滄源和廣西左江兩地,廣西左江流域已發現八十余處巖畫點,其中寧明縣花山巖畫畫面寬約221米,高約40米,可辨認的圖像1819個,畫的是群體舞蹈活動,推測此為先民鎮水的儀式活動,年代約為戰國至東漢時期。 巖畫制作有刻、繪兩種。北方巖畫多為磨刻、敲鑿與線刻,風格粗獷、簡明。南方巖畫多以紅色涂繪,可能為赤鐵礦粉調和牛血等調和料,色彩穩定,經久不變。巖畫作品反映了人類童年時代某種幼稚的幻想和愿望。善于敏銳地抓住人和各種動物的基本形體、動態,在粗簡的圖形中顯示出活躍的生命力。 ②一件藝術作品包含著許多方面的信息。 舉例說明——(戰國)宴樂采桑狩獵攻戰紋壺 春秋中期以后開始出現青銅器鑲嵌圖像。在銅器表面的紋飾凹槽中,嵌入紅銅或鉛類金屬,構成裝飾。戰國以后,出現采桑、習射、宴樂、水陸交戰、弋射等直接描寫社會生活景象的圖畫。圖中人物、器具、走獸等都取剪影形式,動作特征鮮明,敘事清晰。將婦女在樹上采桑的情景表現得富于抒情色彩。弋射(箭尾帶繩,便于收回獵物和箭)場景,生動地表現了射雁的不同時間過程。水陸攻戰表現在攻城和水戰中異常激烈的戰爭場景。 (戰國)《宴樂采桑狩獵攻戰紋壺》故宮博物院藏 ③如何鑒賞藝術品。 首先要了解對象,了解作者:它的年代,表現的內容,創作的技巧,它與時代的聯系,是在什么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舉例說明——長沙楚墓帛畫 中國戰國時期楚國帛畫。是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以白色絲帛為材料的繪畫,出土于戰國中晚期楚地,是湖南長沙出土的保存完整的兩幅帛畫。 定名為《人物龍鳳》帛畫于1949年出土于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縱31厘米,橫22.5厘米。畫面中部偏右下方繪一側身佇立的婦女,其身著綴繡卷云紋的寬袖長袍,袍裾曳地狀如花瓣,發髻下垂,頂有冠飾。在她的頭部前方即畫的中上部,有一碩大的鳳鳥引頸張喙,雙足一前一后,作騰踏邁進狀,翅膀伸展,尾羽上翹至頭部,動態似飛。畫面左邊自下而上繪一只張舉雙足、體態扭曲向上升騰的龍。 定名為《人物御龍》帛畫于1973年重新清理20世紀40年代被盜的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時出土,縱37.5厘米,橫28厘米。畫面正中繪一側身執韁的男子,頭戴高冠,身穿長袍,腰佩長劍,正駕御著一條狀似舟形的長龍。龍首高昂,龍尾上翹,龍身平伏供男子佇立,龍尾上部站著一只長頸仰天的鶴,龍首下部有一向左游動的鯉魚,人物上方正中畫一華蓋。 此兩幅帛畫的功用、主題、造型觀念和方式都較接近,表明它們是當時楚國繪畫的一種普遍樣式。在中國美術史上,它們是迄今所見最早、最完整的繪畫作品。 考古證明湖南長沙子彈庫墓主為40歲左右男性,頭骨與畫中人物頭部特征相似,再聯系西漢時期長沙馬王堆帛畫中主人公與女性墓主的關系,一般認為這兩幅帛畫中的人物都是墓主肖像。他們分別被畫成駕御游龍和由龍鳳導引飛翔升騰,意在表示死者靈魂不朽,升歸天國。這種主題反映了當時楚國流行的引魂升天意識。龍、鳳、鶴等動物不僅是孤立的吉祥象征,而且因其在畫面上的位置,顯示出它們引導、承載墓主升天的功能。湖南長沙子彈庫帛畫位于槨蓋板下、隔板之上,表明帛畫性質與文獻記載的銘旌相似。 有關典籍曾記錄先秦肖像畫創作的史實,這兩幅帛畫提供了例證。畫中的人物比例適當,以側面造型體現肖似于人物的頭部特征,通過當時代表性的人物服飾和動態,體現人物的神情?!度宋稞堷P》中的女性體態修長,寬闊的長裾襯映出秀細的腰,略微前傾的姿勢使祈愿的心理顯得含蓄?!度宋镉垺分械哪行攒|體直立,較為強壯,高冠與長劍點明了男子理想的裝束,動態中蘊含著自信的風貌。 帛畫的造型手法主要是單線勾描,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如在女性嘴唇與衣袖上施點朱彩。通過細如游絲的墨線傳達了物象的整體形貌,也在男性衣袍等部分表現出質地感,更為重要的是所用的線條貼切地表現了創作意圖所需要的物象運動感,龍、鳳鳥、有羽葆的華蓋等都因線條飛揚、舒展而呈現出游動、騰踏、飄浮的各種意態。 2. 美術的概念和主要門類;中西美術領域的同與異;美術領域隨時代而變化、發展。 ①美術的概念: “美術”這個專門名詞,在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運用。它源于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制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等,廣義的還包括拳術、魔術、醫學等。中國古代所謂“百工技藝”,也是包括同樣廣泛的范圍。在古代,無論東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藝”、“手藝”這樣的概念。在中國古籍上只有“畫繢之事”、“刻削之道”、“刻鏤之術”、“錦繡文采”等工藝術語的運用,卻未見類似“美術”這樣的專門名詞,這是因為人類的美感意識,是首先從滿足生存需求的工藝品萌生的。 在歐洲,“藝術”和“美術”這兩個概念,直到文藝復興之際才確立并被公認。那時人們開始意識到創造純粹精神領域的產物,更足以使人激昂精神、開闊胸懷,達到互相同情、增強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這類思想意識的活動,是人文主義發展的一種重要表現,是人的主體意識的發揚,它涉及到藝術的不同領域和形態,這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大規模擴展開來的文學、藝術各門類,其中包括美術。這種精神產品,從物質提升,和物質相輔而行,成為全面滋養人們心靈所不可缺少的營養。人類依靠它陶冶情懷,并協同各門類的科學認識世界,普及教育,開拓文明,同時起著組織和協調社會成員的意志和行為的作用,文明的發展是和藝術創造分不開的,藝術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之一。 歐美拉丁語系國家,“art”既作“藝術”解,又作“美術”解。蔡元培早期運用“美術”這個術語時,也包括詩歌和音樂。其后,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把“美術”和“藝術”的概念逐漸區分開來,“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來反映自然和表達社會意識的一門大學科,廣義上包羅文學、音樂等,也包括建筑和園林等。綜合性藝術有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它們不同程度地利用美術,有的和美術密切結合?!懊佬g”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必然與姊妹藝術有共性,但它的藝術形態具有鮮明的特征。它和姊妹藝術結合時,極大地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在一定的社會發展條件下,美術甚至可以和科技相結合,派生出藝術新品種。 人類在創造精神產品中,自然地分門別類,建立起文學藝術的各個分支,朝著專門化的方向前進,形成了各種藝術門類的獨特性能。在許多場合雖分猶連,有時則分而復合。每一次的結合和交融(如動畫電影、音樂噴泉),便產生藝術的新意向、新品種和相應的藝術感染力。藝術的分化和復合都是一種發展,在發展中開拓了對藝術的認識,更新了藝術的觀念。其所以有分有合,分而不悖,合而能容,是因為各種藝術品類都受共同的美學原則所支配,有共通的規律可循。 此外,如果從審美和美育的角度談“美”的問題,“美”這個字眼在漢語中的含義非常廣泛,不但概括著整個文藝范疇,而且介入倫理、哲學等領域。 ②美術的主要門類: 古今中外的美術品類豐富多彩,形態各異,千變萬化?,F代美術因受科技和工業生產的影響,新思潮不斷涌現,前所未見的新樣式、新品種層出不窮。美術要求發展個性,發展的總趨勢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對它的共同特征難于作條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術品類,按物質材料和制作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幾個大門類。繪畫的品種又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粉筆畫、丙烯畫以及多種塑料和化學顏料的畫種。版畫品種又可分為木版、麻膠版、金屬版(銅或鉛)、石版、網版等。木刻的印刷材料有油墨、油畫顏料套色和水色套印之分。金屬版有腐蝕、干刻之分。油畫有有光術、無光術之分。歐洲最古老的蛋彩畫和中國古老的礦物質顏料,至今保持著色澤歷久不變和技法運用上得心應手的優點。油畫和版畫在20世紀已成為世界性畫種,從表現形態來看,在許多文明國家中,版畫已顯現出民族和地區的特點?,F代油畫和雕塑的開拓創新,步子最快,形態變化最大。 繪畫按樣式可分為壁畫(按物質材料又可分為濕壁畫、描金瀝粉、磨石嵌、有色水泥及木材、玻璃、金屬板的拼鑲等。無光油畫、丙烯以及其他塑料顏料也被普遍運用)、細密畫、磨漆畫、漆畫、年畫(運用木刻水印、水粉、水彩等方法)、連環畫、宣傳畫、漫畫(卡通)、插圖等。 中國畫又可按藝術技巧分為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兩大系統;按題材樣式又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卉、草蟲、翎毛(禽鳥走獸)、鱗介(魚貝類)等畫科。日本的繪畫受中國畫影響很深。書法和篆刻一向是中國畫的姊妹藝術而自成系統,也在日本廣為流傳。書法藝術在當代被認為是一種抽象藝術。 雕塑按品種可分為石材雕塑(大理石、花崗石等),金屬雕塑(包括鑄銅、不銹鋼、鉛、鎳、鋁等),玻璃鋼及塑料、白水泥等雕塑。按體裁、形制又可分為圓雕、浮雕(有高、低之分)、紀念碑雕塑、人物雕塑、動物雕塑、裝飾雕塑、民間彩塑等?,F在有直接從人體翻制后再作加工的等身大的彩塑,有利用電和光效應原理產生顫動美感的“效應雕塑”,這兩種雕塑可說是寫實形態和抽象形態的兩個極端。 工藝美術(又稱實用美術)的品種最為豐富多彩,大的分類有金工、木工、漆工、陶瓷、彩塑、玉雕、牙雕、景泰藍、琺瑯、料器、染織、刺繡、編織等。各國各地區的特種工藝,大多數源于民間手工藝,它有雅俗共賞的特點,與人民群眾有密切聯系。 設計的門類有書籍裝幀、廣告、商品包裝、服裝、家具、工業產品設計、室內裝潢、環境美術(庭院、園林及建筑群體美術)等。設計也包括圖案、字體及利用攝影及電子進行設計的科技性美術。 ③中西美術領域的同與異: 就美術創造的形象化手段來說,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態特征之一。所以又稱為造型藝術。如繪畫通過描畫彩繪的手段,雕塑通過塑造、刻鏤的手段,建筑藝術通過間架營造的手段,工藝美術通過鏤、蝕、切、削的手段等。造型的含義很廣,有立體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造型這個概念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在現代觀念中,既有具象形式的造型美,也有抽象形式的造型美。大體上,西方的美術,其發展的軌跡以形體塊面的造型為主,線的運用是附屬于形體塊面的;而中國的美術,線描造型卻占著重要的地位,形體是通過線描來體現的。所以西方常用“塑造”這個術語來描述繪畫性造型,而且推崇在繪畫中體現雕塑性。中國的美術正相反,線的描繪統率著造型,即使在雕塑藝術中,線的作用也占主導的地位;形體塊面在中國雕塑上表現得概括渾成,它通過線條的刻畫而完成造型的任務。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西方的美術傳統,基本上按物理學的觀念,把長度、高度和深度稱作“三維空間”。存在于現實空間的有縱深感的三維美,特別是雕塑和建筑之類立體造型形象產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據。在平面上表現三維美,是再現性具象繪畫的真實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之一??臻g藝術,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能或不長于表現時間性的、憑借視覺來創作和感受的藝術。它的特點是長于具體描繪、塑造和刻畫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有明顯的再現性和描摹性,它不隨時光的流逝而消失,可長期存在于世上,除非受到外力的破壞和本身的朽蝕??臻g藝術在創作上也有弱點,特別對情節性繪畫和雕塑造成了局限,例如,獨幅畫只能表現一個瞬間的形象,這就難于從縱向展開事物和情節的發展。然而,正因有此局限,繪畫創作便朝著形象的深層開掘,追求造型的凝練和運動感的凝聚,從而形成了繪畫所獨具的魅力。繪畫和雕塑的構圖,常選擇人物動作過程中某一生發性的瞬間,以加強力度感,并在欣賞心理上,造成動作起迄的越進效應,如畫射箭引而不發,使空間藝術產生時間感覺,中西繪畫和雕塑中都有這樣的例子。凝練的人物形象之醇厚和深刻,決不是瞬間印象所能攝取的;空間藝術形象的凝練和凝聚也意味著時間的濃縮。 在中國的傳統美術理論中,對空間觀念有不同的闡說,宋代郭熙所說的“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边@不單是單純的物理空間觀,而是置身天地間的詩意般的空間概念,也就是有回旋余地的“神游”意境。中國畫論倡導時空的統一觀,它以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空間意象;相應地又以散點透視法代替焦點透視法(雖然南朝宋人宗炳早在公元5世紀已經發現了物理透視原理),這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視覺心理空間,即所謂“心視”。這種審美觀在19世紀末受到西方的重視,提出在美術上打破時空界限,以拓展表現功能。 ④美術領域隨時代而變化、發展: 美術又稱為視覺藝術,這是從審美主體與對象之間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視覺來說的。造型藝術被人們感知,一般通過視覺渠道(除了一些工藝品可通過手的摩挲,用觸覺加強審美體驗外)。視覺藝術這個界定,涵蓋面很廣,凡是主要通過視覺媒介完成欣賞的一切可視的藝術門類、樣式、形式或符號,都可包涵在內。至于可視的綜合性藝術如戲劇、舞蹈和通過視覺閱讀的文學作品等,自然不在此列,因為它們的被感知,還要而且主要是通過行為和動作(表演)、語言和文字以及其他各種感覺渠道。 美術還被區分為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大系統。所謂純美術(fine art),是指純粹精神性、欣賞性的繪畫、雕刻、音樂等,有時也包括詩歌。蔡元培曾把它稱為文藝美術,指明其中凝結著社會文化意識和審美意識,以區別于實用功能與審美意識相結合的工藝美術。文藝美術的提法比純美術妥帖,因為“純”的意義不太明白,如果是指純屬欣賞性的美術,那么工藝美術中也是有的,而所謂“純美術”中,也并不都是純屬欣賞性的。然而,純美術這個詞匯已經用慣,雖然它和外文的原意并不符合。 設計(design)是20世紀中葉興起的一門美術學科,雖然它并不是新名詞,而且早已被運用在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上。在建筑和工業設計中,決定大局的是形體塊面的空間設計,其次是局部性的門窗、墻面、各項部件的裝潢等設計。在工藝美術中,有形體、紋樣等設計。繪畫作品的構圖,實際上是整體結構設計;在一定形式的圖像中,都有線、形、色、塊等平面設計;在雕塑中,最重要的是形的空間設計?,F代的設計,首先在商品包裝、家具、室內裝潢等方面發展起來,然后從輕工業產品擴展到重工業產品,如汽車、輪船和飛機等造型設計。許多工業產品的設計是和科學技術密切結合在一起的。設計現已滲入到整個美術領域,成為一項重要的造型學科,設計思想和設計技術極大地影響著美術品的藝術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