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機30天、三防,且集通話、運動睡眠監測、智能鬧鐘等功能一體的智能手環,你覺得花多少錢買入合適?不用猜了,最便宜已到79元。在可穿戴設備一浪高過一浪的新品潮中,近百款品牌或“白牌”(找人代工生產)智能手環蜂擁上市,價格從數千元到數百元。但小米近日推出的智能手環將價格打成“地板價”,價格“屠刀”高舉將智能手環斬落馬下,聽取“哇”聲一片。
功能主流,價格低到爆,智能手環已經迎來井噴期嗎?未必。業內人士認為,智能手環技術含量不高,功能上除了做手機伴侶,以及健康檢測之外,雖廠商有更多嘗試,但未能有效擊中用戶的需求痛點。
價格:中檔價位產品沒活路了
近日,小米發布旗下首款智能手環,功能齊全之外,更因為它的價格——79元。業內人士認為,此定價如同一把“屠刀”,將此前“高大上”的手環拉下馬。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各種智能手環充斥賣場,且有些擺放在顯眼位置,零售價則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如百度咕咚手環售價499元、華為智能手環售價888元、三星Gear fit售價1350元。不過,有銷售人員坦言,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相比消費者,廠商更為敏感,在小米手環發布后不久,攻殼科技最新智能手環bongⅡ的價格就跌入百元內,僅99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小米一度想將價格拉至49元,最終因為成本無法控制而作罷。即便如此,“今后智能手環要么跟小米手環拼硬件、功能和價格,要么走高端,價格去到3000多元,否則沒有市場?!蓖瑯訌氖轮悄苁汁h業務的項生表示。
小米手環“低到爆”的定價,則讓國內手環生產集中地深圳的廠商叫苦不迭。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所長孫燕飚表示,白牌廠商只能拼起元器件,功能上具備運動監測、睡眠監測、計步等基本功能,就能叫智能手環,可以幾十甚至數百元的價格出貨。有消息稱,即便小米手環,其處理器、傳感器、電源芯片、電池、包裝等含稅成本不到50元,盡管沒有獲得小米公司證實,但依舊可見市場上動輒數百元的手環,利潤非??捎^。
功能:難以撓到用戶最癢處
智能手環能防水嗎?當然,這樣洗澡的時候就不用摘下來。它還要待機夠久,像智能手機一樣日日充,讓人受不了。這些消費者的抱怨,即使在百元以下的手環上都能解決——當然,一年前索尼推出的智能手表就已經主打三防功能。但有小米手環如此齊全的功能嗎?手機解鎖不用輸入密碼、待機30天、IP67防水、健康及睡眠監測、鬧鐘功能……
“手環沒有華麗的LCD屏幕,這意味著它戴在手上不會礙眼,用戶不會覺得好像戴著一個氣象站或診所?!庇芯W友如是稱。Jawbone高管也稱,Jawbone UP與Fitbit Flex和 Nike FeulBand的不同之處是,Jawbone UP手環上沒有那塊小小的顯示屏,用戶看不到自己的卡路里燃燒數據,沒法查看時間,也沒辦法知道有沒有人打電話來,但這不影響健康手環的運營。
另外,在將手環定位為手機伴侶、未能得到用戶歡心之后,三星率先做出改變。據悉,三星的新款智能手表就能裝SIM卡,支持移動網絡,不需要連接手機進行數據接收。而7月初上市、有屏幕的世紀佳緣Miss U手環,具有語音留言、振動傳情和實時定位三大功能,主要消費群就是情侶。
智能手環面面觀
1.小米手環:小米旗下首款可穿戴式設備,采用鋁合金表面,待機時間長達30天。它支持IP67級別防水防塵。另外,手機解鎖無需密碼,手環可以為智能手機解鎖,也是一大亮點。
2.中興Grand Band:這款手環的基本功能跟小米手環相同——計步、測算行走距離、計算卡路里消耗、睡眠監測和智能鬧鐘等,它也具備防水功能。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手環上的點矩陣LED屏幕;支持所有的iOS以及 Android(4.3及以上)的藍牙設備。
3.三星 Gera S:根據此前的傳聞,“Gear S”將是一款獨立的智能設備。加裝了SIM插槽與核心硬件后,“Gear S”不再需要依靠手機即可完成接打電話、收發信息等與手機相同的功能。同時,Gear S極有可能搭載由三星自主研發的Tizen系統。
4.Jawbone UP:曾在市場上火爆一時,因為它最早夠時尚小巧,頗合用戶之心。最新的Jawbone UP致力于根據用戶的生活方式和所輸入的信息,來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內容。該款手環售價約1500元。
觀察:用戶認可度不高
以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終端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式設備熱潮,從去年潮起,引起無數廠商和渠道商以及消費者的關注。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可穿戴設備在過去的一年呈現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預計2014年的出貨量將超過1900萬部,較2013年的銷量增加兩倍。此外,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在2018年將達到1.12億部,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8.4%。另有投行分析人士樂觀預測,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會在3年內會達到560億美元。
然而,在中國市場,用戶對可穿戴式設備的認知仍很一般?!熬投ㄎ皇侵悄苁汁h的外設,而且價格還挺貴,實際上并不重要?!笔謾C用戶程先生表示,智能手環與手機連接時不通暢、應用少、App不兼容等問題,讓人生煩。孫燕飚亦表示,從銷售渠道表現看,智能穿戴式設備表現不佳。即便是號稱“最暢銷”Galaxy Gear,去年底前全球的銷量也不過80萬支。在孫燕飚看來,用戶之所以對智能手環之類的產品不感興趣,除了價格高、外觀不吸引外,功能不足以打動人心。他說,蘋果iPhone宣稱“創造用戶需求”,這同樣適用于智能可穿戴產品。他舉例說,百度CEO李彥宏曾談到智能穿戴設備,吃飯要用筷子,能不能測量出飯菜里有沒有地溝油,但是目前沒有這樣的數據來衡量?!爸悄芸纱┐鳟a品要在關系用戶生活的大數據上下工夫?!彼f。